施尼茨勒Arthur Schnitzler( 1862—1931 ),奥地利剧作家、小说家,是“青年维也纳诗社”的核心人物。施尼茨勒曾结识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并把心理分析方法运用于文学创作,被称为弗洛伊德在文学上的“双影人”。施尼茨勒自认为一生都在探索人的灵魂这个“遥远的国度",作品较少反映重大社会问题,自称:“我表现爱情和死亡。”他认为描写水兵暴动并不比描写爱与死等现象更具普遍性、更有时代气息。他的作品除少数取材于历史外,大多描写当时没落贵族、资产阶级、小市民等对待爱情、婚姻和性 生活的态度与变态心理,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也纳的社会风貌,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资产阶级荒淫的生活和腐朽没落的文化。
施尼茨勒前期创作的主要成就在戏剧,重要剧作有《阿納托尔》(1893)、《儿戏恋爱》(1895)、《绿鸚鹉》(1899)、《轮舞》(1900)、《孤独的路》(1903)、《遥远的国度》 (191)、《贝恩哈迪教授》(1912)等。他也是当时维也纳戏剧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奥地利戏剧家胡戈•封•霍夫曼斯塔尔齐名。施尼茨勒的作品还有长篇小说《通向野外的道路》(1908)、《特雷塞》(1928)和其他中短篇小说。晩期作品有《梦的故事》 (1926)、《清晨的赌博》(1927)、《逃向黑暗》(1931)等。《古斯特少尉》是他的代表作, 作者写古斯特少尉遭受侮辱后决定用自杀来保全体面,当听到侮辱他的人中风暴亡, 这才如释重负。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对军官们的虚荣心和等级优越感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在艺术上,施尼茨勒采用了“内心独白”的表现手法。他是德语文学史上第一个采用这种写作技巧的作家。
施尼茨勒善于深入观察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捕捉片刻的印象方面都有独到之处,“人的心灵是个广阔的原野”成为他著名的格言。他在作品中运用心理分析学,把现实与幻觉、真实与假象融为一体,给作品蒙上一种朦胧、神秘的色彩。作者通过这种手法成功地表现了人物的苦闷、彷徨、悲观、无聊、没落等情感。后来,意大利剧作家皮兰德娄、法国作家季洛杜和热内等人进ー步发展了这种表现手法。而《古斯特少尉》中内心独白的技巧在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并且成为现代小说相当重要的一种艺术手法。
施尼茨勒是最早被译介到中国的奥地利作家,他本人以及他的作品一度在中国得到了很高的重视。他的名字最初被翻译为显尼志劳和显尼志勒,直到改革开放后才被翻译为施尼茨勒并延续至今。施尼茨勒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可以被鲜明的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919年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文学家、翻译家开始译介施氏作品,并在中国翻译界中掀起了“施尼茨勒热”;第二个时期为“大革”后,又有一批施氏作品的译作出现。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无论是对施尼茨勒作品的翻译还是再版,都几乎是空白。
在发掘施尼茨勒作品在中国的译介情況方面,北京大学德语系的吴晓樵先生的努力功不可没。他的《施尼茨勒与中国结缘》及《被忘却的维也纳相会》两篇文章为喜爱施尼茨勒作品的读者提供了大量关于施尼茨勒作品20世纪早期在中国的翻译史料。
20世紀早期中国文坛、尤其是翻译界掀起了“施尼茨勒热”。吴晓樵发现:对于施尼茨勒,中国现代作家一度是很重视的。在1919和1920年,文学研究会主要发起人茅盾率先翻译过施尼茨勒的成名作组剧《阿那托尔》的两个独幕剧《界石》与《結婚曰的早晨》,发表时均署笔名“冰”。后来他委托文学研究会另一重要成员郭绍虞翻译整部剧本,列入“文学研究会丛书”,1922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郑振铎作序。这是我国出版的最早的德语戏剧作品单行本之一。郭绍虞翻译的剧本是各幕均可独立的 七部“连环剧”,由英译本转译过来的。1922年初版,1924年再版,1933年国难后1 版,该作品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1924年陈西滢在上海《太平洋》杂志发表长篇论文,论述施尼茨勒的创作,并对郭译中的错误提出商榷。杂志同时发表了戏剧家丁西林根据德文直接译出的《显尼志劳戏剧的一幕——买圣诞礼物》,所译的亦是《阿那托尔》中的一个独幕剧,以同郭译对勘。这是中国根据德文直接译介施尼茨勒作品的开端。随后翻译施尼茨勒剧本成为20世纪20年代的文学翻译热点。袁 昌英、刘绍苍、林疑今等都译介过施氏的戏剧作品。田汉翻译过他的剧本《最后的假面》(1929),当时此剧曾由南国社公演。文学研究会成员赵伯颜翻译了施尼茨勒剧本 《恋爱三昧》和《循环舞》。《恋愛三昧》包括三幕剧《恋爱三昧》和独幕剧《绿鹦鹉》,由 上海乐群书店1929年出版。《循环舞》由上海水沫书店1930年出版。
施尼茨勒小说在民国时的翻译,更是呈现罕见的繁荣。1930年上海现代书局初版了段可情翻译的长篇小说《死》,1933年再版。1932年上海中华书局初版。刘大杰根据英译本转译的长篇小说《苦恋》,编入“现代文学丛刊”,1940年昆明三版。而李志萃也编译了这部小说,于1934年由上海开华书局出版,收入“通俗本世界名著丛刊”;1935年由上海中学生书局再版。此外周瘦鹃、叶灵风、林徽音以及钟宪民也都翻 译过施尼茨勒的小说。郁达夫在《歌德以后的德国文学剧目》(1931)—文中,所列当 时计划翻译介绍的德语文学清单包括了施尼茨勒的小说《贝尔达•茄兰夫人》(即刘大杰译《苦恋》)。吴晓樵经过研究发现现代作家、创造社元老、“左联”发起人和主要成员陶晶孙先生也是我国早年译介施尼茨勒的现代翻译家之一。陶晶孙早年翻译的施尼茨勒作品是短篇小说《育目的极洛尼莫和他的哥哥》(现有赵登荣教授的译文,题 为《瞎子基罗尼荚和他的哥哥》)。这篇译作收入由上海世界文艺书社1930年4月出 版的陶晶孙翻译小说集《盲目兄弟的爱》,书名显然也是取意于这篇小说。
译介施尼茨勒小说最多的当推著名的新感觉派作家、文学翻译家施蛰存先生。自1929年起,他翻译了施尼茨勒的数部小说。其中有:自英法文译本转译过来的《自杀以前》(今译《古斯特上尉》);《牧人之笛》;上海神州国光社1931年出版的《妇心三部曲》,本书系三部小说(长篇《蓓尔达茄兰夫人》、中篇《毗亚特丽思》和《爱尔赛小姐》) 的合集,1947年上海言行社再版,文化出版社和言行社还于1941年出版了这三部小 说的单行本,但分别更名为《孤零》、《私恋》和《女难》,南平复兴出版社也于1945年发 行了《爱尔赛之死》(即《爱尔赛小姐》);据英译本转译过来的中篇小说《薄命的戴丽 莎》,1937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编入“世界文学全集”。
1994年夏天,德语翻译家吴晓樵在北京大学德文专业撰写毕业论文时,在赵蓉恒教授的指导和鼓励下,以“施尼茨勒作品中译考略及影响初探”为题,考察了这位奥地利重要作家的作品在中国的流布。在查找民国时期翻译施尼茨勒的中文资料时,吴晓樵注意到一位极其重要的译者赵伯颜。
改革开放后,施尼茨勒的几部曾在民国时期翻译过的作品又被重译,另外还有几部作品也陆续被翻译到中国。《艾尔赛小姐》两次被翻译家重新翻译。一次是吴麟缓在《当代外国文学》1985年的第4期(也是改革开放后最初出现施尼茨勒的译介作品的杂志)发表的,但书名更改为《埃尔泽小姐》。另一次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3 月出版的“译文丛书”系列中的由吴秀方等翻译的,书名为《艾尔丝小姐》。另一部被重新翻译的作品为《自杀以前》。《当代外国文学》1989年第4期发表了蔡鸿君重译的该小说但更名为《古斯特少尉》。1991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蔡鸿君编译的“施尼茨勒中篇小说选”,并以此部作品取为书名。
施尼茨勒的其他几部作品是第一次与中国读者见面。《当代外国文学》1986年的第4期发表了著名德语翻译家张玉书翻译的《一位作家的遣书》;1991年上海译文出 版社出版了张玉书等译的“施尼茨勒小说选”,收录了该小说并以其命名。《当代外国 文学》1990年的第2期发表了德语翻译家赵燮生翻译的施氏短篇小说《贤者的妻子》。1988年6月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了杨源翻译的《相思的苦酒》。1992年12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由蔡鸿君等人翻译的《陌生的女人——施尼茨勒小说集》, 收入冯至主编的“现代德语文学丛书”。1999年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公司出版了太蓝翻译的中篇小说《绮梦春色》。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章鹏髙翻译的中篇小说《遁入黑暗》,收入“德语国家文学名篇丛书”。
大连翻译公司